"十二五"以来,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,不断开拓创新,坚持走优质特色发展之路,办学成效显著,先后获得"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"、"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"、"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"、"国民语文应用能力实验校"、"江苏省平安校园"、"江苏省节水型学校"、"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"、"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"、"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"、"江苏省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"、"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"、"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"等数十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。
紧紧围绕学校教学中心工作,坚持从服务学校、服务教学、服务师生大局出发,将党建群团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认真开展党的专题教育活动,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加强党员和教师队伍建设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促进学校持续发展。
坚持目标管理,过程管理,精致管理,用目标统揽工作,用责任连接工作,用机制推动工作,抓实管理过程,调优推进"目标细化、责任刚化、督查强化、考核量化"的管理体系,在学校文化建设、教育质量提升、教师专业发展、特色办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,社会美誉度显著提升。
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,注重过程管理、精致化管理;认真落实"低起点、小坡度、勤反馈、多辅导"的校本教学策略,实施分层走班教学,倾心打造"智慧课堂"。民主、平等、宽松、和谐的学习环境,吸引着每一位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、情感的融合、心灵的交互,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,灵感得以激发,智慧得以生长。
牢固树立"育人为本,立德为先"的理念,坚持全员全面全过程育人,着力构建学校大德育机制,通过强化师德师风建设、丰富德育活动载体和整合德育资源形成浓郁的德育氛围,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。
牢固树立"问题即课题,教学即研究,成长即成果"的理念,进一步整合学校的课题研究,努力寻求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、应试能力与素质教育、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际的最佳结合点,将课题研究与新课程实施结合起来,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,强化校本课题的开发,增强教研的实用性和对学科的指导性,提升学校的品位,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。
坚持"服务人性化、管理精细化"的工作理念,以"师生满意、家长放心"为落脚点,着力为师生生活学习提供"厚情"服务,充分发挥服务育人、管理育人、形象育人的功能,后勤促前勤,用后勤工作的正能量来激励一线教师,用后勤工作的高效率来感动一线教师,为全面提升办学质量提供坚实的保障。
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,坚持以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。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》,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;安保体系健全、"人防、物防、技防"到位,有各种突发事件处置预案,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活动;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师生法制安全教育,做好安全教育实验区各项工作。
本着"适合与超越"的办学理念,依据"立品为先、求智为本,践行为范"的办学思路,确立"办幸福学校、做幸福教师、育幸福之人"的办学目标,大力打造"幸福教育"的办学特色。通过"自主学习"、"自主管理"、"自主发展",学生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,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普遍提高;通过打造"智慧课堂",教师的专业水平、幸福指数不断提高。